2004年4月2日 星期五

◎┤2004│南瀛藝術獎.視覺藝術首獎.吞│平面設計




海報媒體 / 電子版 相紙 / 84cm╳120cm 2004 / 03 / 15


在後資本主義的社會中,現代性的迷思,一直是社會人類學的探討重點。世 紀初,尼采即一語「孤獨的群眾」道破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。科學的進步,把文藝復興以來的科學逐漸的細分,造成人根本的分工化,工具化,並且將人們內心最深層的依託─宗教、信仰、道德倫理都一一加以「除媚」,就算是哲學家們認可的藝術範疇,也無一倖免例外。種種的現象在現代主義邁入後現代主義的同時逐步一一呈現。此作品基於這種現象,試圖加以呈現─當人們失去了生活重心,失去了角色情感,失去了意識形態的最終意義,站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時,任何下一刻的動作都將與目的發生衝突,而這種衝突所產生的撞擊力道將會是巨大的,並且在無意識的心理空間裡,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吞噬速度,發生如同十五世紀當封建制度轉入資本主義時期的內爆力量。




系列一 / 步驟一號 / 起飛

當人們第一次成功在空中飛行時,帝國大廈也同時誕生。飛行的主張就如同「逐高」意志一般,擁有「巴別塔」血統,以逐夢踏實的實用主義,乘著功利主義與階級意識的雙翼,躍身投入似無止境慾望深淵。



系列二 / 步驟二號 / 第二次革命


每一次的動作每一次的摩擦,都將失去點什麼。革命的意義在熱血沸騰,而「第二次革命」的意義即在於虛無的習慣。失去重心的人們標示著現代人文的特徵,而所有衝突、撞擊,都以消逝除魅,只剩下帶不走的寂寞或孤獨的同義詞。


系列三 / 步驟三號 / 吞


階級已同一,後現代的激烈鬥爭後,社會就像經歷了一場毀滅性的戰火蔓延,人們失去的部分都將在「孤獨的群眾」的世俗化中做相對的「補償」,於是群眾的孤獨確立,「只不過」是失去了重心。


後記 / 表現形式與內容


●作品的兩個事實:表現形式與內容


作品身為事件,有著兩個事實,作品形式頂著科學(「相似性」、「對稱性」、「連續性」、「封閉性」、「共同命運」及「異質同形」等法則)作為對作品的表現;作品內容則作為作品的主旨意義 (意識形態),然而藝術是對事實的誇張 (意想);科學是對事實的解釋。在此認知中,科學是理性的〝理想〞,意想是事實概念的〝回想〞,但作品作為〝事實的存在〞,在連結作品形式和作品內容之間卻面臨著兩大難題。1)事實屬於〝自然的存在〞,而意想卻只是〝回想〞〝自然事實〞並非屬於〝自然的存在〞,因此意想只能作為不完整的科學。在不完整的科學和科學之間,〝不完整〞是以差距的姿態存在。2)如要以科學解釋意想那就是:本末倒置 (因為〝自然事實〞先於〝意想〞)。如此,作品形式和內容的關係就是〝非存在連結〞。


●作品只屬存在的前導

由於〝非存在連結〞這樣一種事實,作品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─ (意想) 作為存在的前導。在後繼的藝術潮流中,激進的觀念藝術甚至將形式完全的放棄,將費解發揮掉了極致。雖然許多人認為這是現代藝術的先決條件,但正如 高行健 所述,〝藝術政客那種藉著它們同觀眾的緊張關係來申揚自己作品的條件,在現在看來早已消失怠盡,不如回到繪畫。回到繪畫,讓藝術留下美感。〞這種反思並不是對特快車的緊急煞車,反而較像是對疲倦的叛逆孩子做的真誠呼喊。現代作品要對〝美感〞反思作出回應是必然的事實,然而要對這種反思作出回應,就必須破除〝被動觀眾〞這種迷思 (現在的視覺傳達是以這樣的形式作為理論:被表現的領域→視覺化→表示物﹝媒體﹞→認知→翻譯→表示內容→應答→擴散。但這種近乎符號統計學的單向動線科學雖然承認回饋的存在,但卻完全忘了觀眾的創造性,因為用視覺條件創作出各式各樣的作品,不論是單一空間的分解或是多個空間的組合,不論是驚奇的享受或是身歷其境的空間包覆,然而─〝創新卻並非此性,而是再創新的可能﹝觀眾﹞〞。),回到內在,回到最初,回到〝意想〞直接面對觀眾的斷面中將知覺符號引入,而對於此作品 吞來說,關鍵字即在於〝孤獨是種享受的強制〞,因此在作品中可以作出三種〝符號意想〞為先導,後繼的存在則交由觀眾構築科學。1)一種符號主體作旋渦狀;一種符號客體作人型狀,是為人型變型符號。2)主體符號和客體符號大小的對比以及方向的表現,強制客體向主體靠攏。3)由於人型〝變型〞的符號,使得客體在未靠攏主體時,已讓〝型變(重心)〞先行強入主體。